肺结节是肺癌吗
2021-04-14
72.20万
用手机观看
扫一扫即可手机观看视频
视频内容

大家好,我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的马芳医生。今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给你们带来的是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肺结节问题:肺结节是肺癌吗?

关于肺结节要讨论的有很多,首先我们来揭开肺结节的神秘面纱:什么是肺结节?肺结节是指在肺野内出现的直径≤3cm的类圆形、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,而直径一旦超过3cm,则被称为肺肿块。

对于直径在5-10mm之间的肺结节称为肺小结节,直径小于5mm则称为微小结节。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,就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多发性肺结节。肺结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它和我们每天吸入的空气质量密切相关,除了雾霾之外,长期吸烟及二手烟就是危害最大的致病因素了。

高浓度的厨房油烟,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的,建议使用抽吸力强的抽油烟机,或者改用蒸、煮、炖的做菜方式。也有一部分人形成肺结节是与家族遗传基因相关的,如果说内因没有办法改变,但我们可以去积极地清除掉这些有害的外因。

哪些人好发肺结节呢?对于年龄大于40岁,长期吸烟或者虽然戒烟,但戒烟时间少于15年,长期被动吸烟,有石棉、铍等高危职业暴露史,有慢阻肺、弥漫性肺纤维化或肺结核病史,以及有恶性肿瘤病史及家族史的人群,要注意定期筛查肺部CT,以期早日发现肺结节。

有人会问如果不去做CT,怎样可以发现肺结节?肺结节的症状有哪些?遗憾的是,肺结节由于体积特别小,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有明显症状的。偶尔因生长的位置靠近支气管,引起咳嗽、咳痰等。

当然如果是恶性结节又靠近胸膜或者近气道,也会出现胸痛、咯血和痰中带血等症状。绝大部分的肺结节还是在体检做肺部CT时被发现的。

去年新冠疫情期间,很多人就是因为筛查新冠做了CT,结果肺结节的发生率就明显上升了。

现在就来谈谈大家最关注的问题:肺结节就是肺癌吗?一直以来,肺癌就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双双第一的排名,让人闻风丧胆。一旦发现肺内出现了结节,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是不是患了肺癌。

但是首先可以肯定地说,不能把肺结节和肺癌简单地划上等号,先来看看所有的肺结节中,有多少最终会被诊断为肺癌。我们来看这个数据,通过对5万9千多人进行肺部CT的筛查,其中无症状高危人群的肺结节检出率为13.26%,普通人群的检出率只有5.31%,而最后检出是I期肺癌的患者是412人,实际上只占到总筛查人群的0.67%。也有人会说,那怎么才知道我不是这0.67%里的一个呢?

区分肺结节的良恶性是影像科、肿瘤科、呼吸科、胸外科医生都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功。主要是根据肺结节的大小、位置、形态、密度、有无高危因素来进行区分。

在肺结节的大小上,我们看到随着结节直径的增加,其恶性概率也是明显增大的。从结节的性质上看,有钙化的结节肯定是良性的,而非钙化结节则分为实性、部分实性,以及磨玻璃结节等。

良恶性结节在其边缘是否规则、是否有分叶、毛刺、血管集束征、胸膜牵拉征等方面各有不同。磨玻璃结节则多见于癌前病变的不典型增生,需要定期随访观察,来了解结节的生长变化情况。

这里有几张图片给大家感性认识一下实性结节、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的样子,如果看不明白的话,就还是交给医生们去伤脑筋吧。当然恶性结节也会有它的特点,比如结节越大,恶性可能性越大;在动态观察的过程中,结节增长速度越快,恶性可能性就越大;还有就是结节长得越奇怪,恶性可能性也越大;结节的性质出现变化,比如出现新的实性成分,或原有实性成分增多,恶性可能性也是增加的。恶性结节边缘毛糙,有分叶、毛刺,看起来张牙舞爪的就不像好人,需要及时手术切除;

而良性结节则边界清楚,圆润,或者有钙化,看起来像知心大姐姐温和可亲,不需要手术治疗,但是要定期随访。

我们再来具体讲讲肺结节的处理方式,对于偶然或者体检发现的肺结节,还是要结合病人的年龄、性别、职业、是否有吸烟史、是否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、以及是否有肿瘤家族史、职业暴露史等来进行综合评估。

除了这些信息外,医院还要复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、肿瘤标志物、功能影像,比如PET CT和功能核磁,甚至进行非手术或者手术的活检来确诊。

即使是恶性结节,也还是非常早期的肺癌,及时进行手术治疗,术后坚持随访,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5%以上。但是手术时机也很重要,不能置之不理,这样可能会贻误病情。

如果肺结节小于1cm,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随访,结节的大小、形态的动态变化,都会让医生来相应调整随访的时间间隔,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

展开更多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!
相关推荐
03:48
“可防可治”话肺癌

肺癌是我国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类恶性肿瘤,人们常常将肺癌与绝症、绝望等词汇发生关联。对于它,我们是否只能被动接受、坐以待毙呢?答案当然不是。和大部分肿瘤一样,肺癌也是可以预防的。预防肺癌要从身边小事做起,远离烟草、定期体检、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。

肺癌的一级预防就是尽早戒烟,同时避免二手烟的吸入。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,戒烟可降低肺癌的发病率,即使人到中年才戒烟,同样能减少罹患肺癌的风险。此外我们还要重视房屋的绿色装修、厨房的抽风设施和科学的烹饪方法,注意职业保护、改善空气质量、治理环境的污染。

肺癌的二级预防就是通过肺癌的早筛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40岁以上,特别是有吸烟史、肺癌家族史、职业暴露史的人群,建议每年要进行一次肺部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,这样即使罹患肺癌,也能够被早期及时发现,获得根治性治疗的机会。

肺癌的三级预防则是在诊断肺癌之后,综合运用到五大主流的治疗手段,包括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方法,通过肿瘤内科、放疗科、胸外科、呼吸科、影像科、以及病理科等多学科诊疗的综合会诊意见,配合康复、姑息、止痛、心理、营养、锻炼等等支持手段,积极进行治疗,仍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时间。最终实现肺癌的慢病化。

现在了解了肺癌的三级预防,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远离烟草,规律作息,加强营养,适度运动,同时做好定期体检,让肺癌真正成为“可防可治”的慢性疾病。

马芳
副主任医师
2022-04-16
18.55万
04:18
肺癌与基因检测

近20年来,随着靶向治疗的迅速发展,开启了恶性肿瘤、尤其是肺癌精准治疗的时代。靶向治疗因为疗效好、副作用较轻,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,受到广大患友的特别关注。靶向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抑制驱动肿瘤生长的某一个或几个突变基因,从而抑制肿瘤生长。因此为了了解是否肿瘤中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就需要进行基因检测。

那是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需要做基因检测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因为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。目前并未发现小细胞肺癌有明确的驱动基因,因此小细胞肺癌通常不需要做基因检测。而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检测则很重要,尤其是肺腺癌患者,基因突变率可超过50%,因此基因检测被常规推荐。肺鳞癌患者,由于基因突变率相对较低,不做常规推荐。但对于女性、不吸烟、混合病理类型以及肿瘤组织取样为小标本的,也有一定概率的基因突变,故也推荐进行检测。

没有肿瘤组织是否也能做基因检测呢?其实,除了肿瘤组织以外,还有血液,胸腹水等一些可能含有肿瘤细胞的标本也是可以用来做基因检测的。目前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,对含有微量肿瘤细胞DNA的标本进行检测也能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。对于某些特殊情况,如身体不能耐受穿刺活检,或穿刺难度大、风险高,或患者不愿意反复穿刺等,用血液和体液的标本进行检测,就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替代或补充。但要记住,使用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仍然是首选。

在肺癌的诊疗过程中,可能会需要多次进行基因检测。初次诊断时的基因检测主要是用来确定是否有驱动基因突变,可不可以使用靶向药物,使用哪一类靶向药物。在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后往往还需要再次进行活检和基因检测,以确定耐药的机制是什么,病理类型是否有改变,是否继发了其他的基因突变,帮助寻找其他靶向治疗的途径,进而调整下一步治疗策略。

为什么有一些靶向治疗之前不需要做基因检测呢?因为这一类靶向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生长的多个靶点,往往起到泛肿瘤抑制的作用,对多种实体肿瘤都有一定效果。如:抑制血管形成的靶向药物、针对细胞周期的靶向药物等。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治疗而不需要做基因检测。

目前基因检测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一种常见的诊断手段,是肺癌分子诊断的重要依据。正因为有了基因检测,我们才能为患者量身打造个体化的靶向治疗,更好地利用精准医学为患友的生命护航。

邓超
主治医师
2022-04-15
20.81万

微信扫一扫

查看“马芳”医生科普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