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助三伏天阳气偏盛,人体气血相对流畅,毛孔开放,将贴膏贴敷在人体相关穴位上,使药物能很快的直达患处渗透、吸收,对咽炎有很好的防治效果。
三伏天就指的是从小暑到处暑这段时间,也就是一年当中在我们中国的这个位置,一年当中是比较热的一个季节,一个时间段,那么这个时候因为天气比较炎热,我们身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因此对于这个时候使用一些性温的药物,最容易使体内残留的这种寒邪之气或者冰冷之气,能够祛除到体外,这就是三伏天贴这个膏药,三伏贴治疗的这种原理。
那么说慢性肺部的疾病,经常使用三伏贴,我们目前就是像哮喘或者慢性支气管炎,我们用的比较多,也是现在我们每个医院,三伏天卖这个三伏贴主要的治疗方向。
那么三伏贴的这个药物主要是一些性温的药物,像桂枝,像沉香、苍术、黄芪、白芥子、甘遂、细辛,甚至生姜等等。这些药物它具有辛温、散寒的作用,因此对于风寒引起来的感冒也照样是可以使用的。
乳腺癌患者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,每个人之间都是有差异的,主要是根据免疫组化的结果, 包括ER、PR、HER2这三个指标来确定到底是三阴、三阳还是两阳一阴。
乳腺癌三阴性是指三个指标都是阴性的患者,一般预后要差一些,相比别的类型,复发转移的风险要相对高一些,但并不是所有的三阴性患者复发风险都高,有一部分患者也不会出现复发、转移。
三伏贴,它是属于外治法的一种,而我们的外治法,在儿科当中应用得非常广泛,因为小儿服药困难,他拒针、怕药,而外治法,它能够,我们在这个《理瀹骈文》里就讲过一句话,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,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,所异者法尔。并且可以闭塞其气,通经贯络,较服药尤捷,所以这样一句话就说。这个外治法同样在主要辨证处方过程中,它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,但是我们任何疾病 疾病,以及体质的调理,它要有一个过程,对一些素体阳气不足的小孩,他们的敷贴,我贴一次,那么我一些严重的孩子,我们需要连续3~5年的一个敷贴。并且配合三九贴一起进行培补阴阳,阴阳调和。
儿童敷贴在三伏时节起伏那天开始敷贴,并且建议儿童敷贴6次。 研究发现,儿童贴3次,和贴4次,和6次,最后发现儿童敷贴贴6次,临床疗效的评估,有效率更高。
注意事项: 1、寒冷的东西要少吃。生冷的东西,寒凉的东西碍脾胃,败坏胃气。 2、贴完敷贴之后不要立即吹空调,不要对着风扇吹。建议将客厅的空调打开,就这样一个采取空气流通的一个方式,既能达到一个降温的效果,同样,能保证一个药效。 3、不建议当日游泳。 4、不太建议吃鸡、狗肉、和肉桂,辛辣的,这种温辛的、辛燥的一些食物。 5、儿童敷贴当天,建议穿深色的衣服。防止那些敷贴药物粘在衣服上面,孩子回去比较难洗。 6、选择一些能够脱取比较方便的衣物。在精准对穴的时候,帮助快速找到穴位,方便实行操作。
儿童的敷贴和成人敷贴这一点,它有一点不同,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,他这个敷贴时间是有限的, 比如说3个月~6个月的小朋友,这么一个阶段的小朋友,我们建议2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;如果对于是,如果说儿童贴上去之后,他觉得皮肤烧灼得厉害,那么就提早把它揭掉;那么6个月~1岁的小孩,我们可以贴到半个小时;那么1岁~3岁呢,我们可以到45分钟;那么3岁~7岁的儿童,我们可以贴到就是一个半小时;但是7岁以上呢,我们也是要小于2个小时。然后,根据个人的体质,皮肤对药物的一个反应,来进行适当的一个调整。
中医的脾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疾病。慢性胃炎、脾胃虚弱、慢性泄泻、便秘、功能性胃肠病等慢性消化系疾病缠绵难愈。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,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接,季节的变化可影响到人的健康。人体之阳气“生于春,长于夏,收于秋,藏于冬”。在三伏天,由于气温升高,人体内阳气上升,经络通达,气血充沛。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慢性脾胃疾病,能最大限度的温脏去寒,祛除体内沉寒痼冷,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,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,并为秋冬储备阳气,令人体阳气充足,使脾胃病不易复发。
小儿三伏贴能够治疗的疾病有: 1、慢性咳嗽、支气管炎、哮喘等肺系疾病; 2、厌食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; 3、遗尿、生长发育落后等。
风湿病多发于冬季或气候变化,具有明显的一个季节性,阴雨下雨之时反复发作,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。祖国医学认为,借助三伏时节的阳气,通过把阳性、热性的药物贴敷于相应的腧穴,透达肌肤,渗入经络,以鼓舞激发人体的阳气,提升正气,协调脏腑功能,从而达到防治风湿病的目的,体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。 穴位贴敷作为治疗风湿病的一种方法,既有其独特的一面,也有其局限性。其外用贴敷,起到“穴、药”双重功效,但作用面积小、药量轻,尤其对于很多较重的风湿病的话,很难起到强大的治疗作用。病情较重的病人的话还需选用综合治疗方案,才能起到治疗效果。穴位贴敷需要长期、多次的一个治疗,才能达到疗效,一般需要三到五年以上,也可以呢一个长期坚持应用。
冬病夏治是中医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,源于中医传统理论《黄帝内经》中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篇中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理论,现在正是三伏季节,所以三伏贴和三伏推特别盛行,这些手法它是利用夏季气温高,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,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或者是推拿刺激,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,扶正驱邪,增加抗病能力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南方有个很好的习俗——起伏吃鸡,目的也是利用鸡的温热作用将体内的寒气湿气外透,寒湿发散到体表之后就需要借助药物或推拿刺激来把寒湿完全祛除,三伏贴和三伏推相互配合,相得益彰,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。
微信扫一扫
查看“李钟剑”医生科普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