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,属于血癌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恶性转变为白血病细胞,并且大量的增殖累积,这些白血病细胞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,临床上主要的症状是贫血、出血、感染,并且白血病细胞会侵润到淋巴结和其它的组织器官,可以造成比如脾肿大、肝肿大,引起疼痛。
所以白血病在临床上如果一旦得了这个病,临床症状还是比较严重的。如果临床上出现了贫血、出血,容易感染,容易得肺炎,就要警惕了,尽早到医院去进行检查,排除白血病的可能。
当血常规提示有白血病可能时,要行骨穿、活检、免疫分型等检查明确诊断。白血病又可以分为急性白血病、慢性白血病。急性白血病又包括了急性髓系白血病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。急性髓系白血病又分为M0到M7八个类型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又分为L1到L3三个亚型。慢性白血病可以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。
白血病的患者,首先要进行血常规的检查,血常规往往可以提示白血病的可能。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异常增高,同时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。也有少部分病人,血常规可表现为白细胞减少、红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,也就是所谓的低增生性白血病。当血常规提示有白血病可能时,可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。骨髓细胞学加骨髓免疫分型,可明确99%的白血病患者的诊断。明确白血病诊断之后,还需要对白血病患者再进行分型以及预后分层指导治疗。
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多功能干细胞的髓性增殖性肿瘤,具有特征性的费城染色体或者BCR/ABL融合基因的改变。慢粒,他根据自然病程可以包括四个阶段,无症状期、慢性期、加速期及急变期,多数患者是因出症状出现之后。 因此就诊得以诊断,只有极少数的患者应体检或者其他原因检查血液时发现血液异常,完善相关检查才得已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,那在慢性期本病最早出现的自觉症状是乏力,头晕,腹部不适等临床表现,而一旦进入加速期是指慢粒进入急变期的一个过渡阶段,也是患者病情恶化的一个转折点。 两者难以绝对分开,并且约有20%-25%的患者不进加速期而直接进入了急变期。
白血病的症状主要有四大类,感染、贫血、出血、肿瘤侵润。感染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导致患者自身的粒细胞减少,抵抗力低下,可能会继发各种各样的感染呼吸道感染、泌尿系感染、皮肤黏膜感染。贫血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,导致骨髓正常的红系造血受限,贫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、头痛、乏力、活动耐力下降。出血是因为血小板减少以后,有自发性出血的风险,可能为皮肤粘膜出血、脏器出血,甚至是脑出血。白血病细胞侵润可能会出现皮肤表面的肿瘤块。
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有出血,出血的话就一个鼻出血或牙龈出血。贫血的表现为面色苍白、精神不振、乏力、食欲低下等。还有的病人因为白细胞太低了,容易感染发烧,还有一些其他的白血病外的症状,比如像关节痛,像风湿一样的为首发症状。
白血病是可以治疗的。对于白血病具体治疗的方法,要在进一步分是急性白血病,还是慢性白血病,是急性白血病当中的哪一种类型,还是慢性白血病当中的哪一种类型。白血病目前的整体治疗原则是化疗,根据类型的不同,有的可以口服化疗药,有的事需要静脉注射化疗药的。有一部分白血病化疗就可以达到治愈,但是大部分的白血病化疗通常是不能治愈的,这一部分的白血病病人,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能治愈白血病的方法。
白血病的症状有四大类,感染、贫血、出血、器官浸润。感染是因为中性粒细胞减少,导致机体抵抗力差,可以激发多部位的感染。比如肺部感染,消化道感染、泌尿系感染等。贫血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增长以后,导致骨髓红系造血受限,出现贫血。可能会有头晕、头痛、乏力、纳差、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。出血是因为白血病病人血小板明显减少,自发性出血的风险较高,可以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,脏器出血等。肿瘤浸润可以出现其他器官的异常。
白血病目前的治疗主要有三个方面,一是支持治疗,二是化疗,三是移植。
支持治疗是指白血病患者,常常反复感染、贫血、出血,此时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,并输注红细胞、血小板支持治疗。化疗可分为口服化疗和静脉化疗,要视白血病的具体类型而定。
移植可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,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花费少,副作用小,但复发率高,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花费大,副作用大,复发率小,是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还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,要看疾病的具体类型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