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癌症,白血病按照肿瘤细胞的原始程度,可以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,急性白血病又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系白血病,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,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,顾名思义急性白血病起病比较急,生存期比较短,治疗比较困难,慢性白血病则起病较缓慢,生存期相对较长,治疗的效果相对来说较好。
白血病它是一种造血系统的干细胞疾病,主要是白细胞这个领域的一个疾病,包括了髓系和淋巴系的单核系的,还有巨核系的一些疾病,肿瘤性疾病。
那么一般能够引起腿痛的白血病,一般是急性白血病,主要是因为急性白血病它的肿瘤细胞增长速度非常快,那么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是一个星期左右,它在很短的时间内肿瘤细胞就会很快的复制涨到很高,那很容易就出现高白细胞这样的一个表现。
那么当肿瘤细胞,它肿瘤细胞主要是在骨髓里大量的增殖,它增殖速度非常快的时候,就会刺激到骨膜,造成一些骨痛,所以这些疼痛都是骨痛的表现,那一般肌肉疼痛就肯定不是白血病造成的,或者是腿部的皮肤疼痛,腿部的肌肉疼痛,这样的疼痛就不是白血病造成的。
那它表现出来应该是骨痛,就是腿部的骨骼疼痛可以是白血病的一种表现,那在白血病细胞增殖最旺盛的地方是胸骨,有的时候病人会有胸骨疼痛的感觉,那也有的时候它的感觉并不是那么明显,那么一般的医生也是会去做胸骨的压痛,一般胸骨压痛是非常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的体征,即使病人没有其他的一些表现,如果检测出了有胸骨压痛这种情况,也是去做骨髓穿刺的一个指征。
急性白血病比较严重,因为急性白血病属于恶性血液肿瘤,老百姓又称之为血癌。急性白血病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会死于白血病,有不到一半的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以后,可能达到临床治愈。 所以,急性白血病诊断以后,还需要进一步的分型和危险度分层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。 急性白血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, 可能会出现反复的感染、贫血、出血, 需要积极的抗感染、输血、输血小板等支持治疗。
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,目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本上90%以上可以完全治愈,其它几种类型,比如M2、M4、M5,到目前为止并没有非常好的方法去治疗。
但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愈部分白血病,所以有的化疗之后,如果患者能够达到完全缓解,需要尽快的给这些患者做移植治疗,在临床上获得完全的治愈。
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是联合药物化疗的应用,支持治疗的改善,中枢神经系统的预防、治疗及危险因素进行的分组治疗。所以说急性白血病不是不治之症,有超过一半的患者有治愈的希望。
而对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,80-90%的患者仅需吃药即可保持生存,寿命已接近于正常人,其中有10-30%的患者可通过药物获得接近治愈的效果。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基本上无法治愈,但是可以长期带病生存,寿命基本上与正常人无异。
白血病病人要进一步再分类,看是急性白血病还是慢性白血病,是急性白血病当中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还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,是慢性白血病当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还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。所以,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外,还需要进行骨髓细胞学、免疫分型、白血病43种融合基因、染色体等检查,进一步明确白血病的分型,明确分型以后,根据具体类型,再选择治疗方案。
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,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、分化障碍、凋亡受阻等机制,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、累积,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,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。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、出血、感染、发烧,以及肝、脾、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。
白血病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5%左右,大部分地区的发病率,与全国发病率相比无明显差别。但油田和污染地区的发病率明显增高,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。白血病的发病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,发病年龄高峰为50-69岁。虽然短期调查说白血病发病率未发现增加,但是随着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,以及人口逐步老龄化,白血病的发病率可能趋于逐年增加的趋势。
白血病不具有传染性,它是不会传染的。
因为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,主要表现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恶性转变为白血病细胞,并且大量的增殖累积,这些白血病细胞异常的增长,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,临床上主要出现贫血、出血、感染,以及侵润淋巴结和其他组织器官,造成脾肿大、疼痛等。
那么这只是自身的表现,而不会传染给其他的人,不具有传染性,因此白血病是不具有传染性的。
血癌是以前的说法,也就是白血病。白血病属于血液内科的恶性肿瘤,比较常见,但是发病率是低的。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的感染、贫血、出血和白血病细胞浸润各个器官。白血病的患者整体预后差,生存期短,即使目前有多种治疗手段,包括综合化疗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,有一部分的白血病病人预后依然很差。
急性白血病经过规范的诱导化疗,巩固化疗和维持治疗,相当一部分病人会长期无病生存。对于缓解期的患者,其复发的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第一、患者会出现头晕、乏力、耳鸣、活动后心慌气短、皮肤黏膜苍白等贫血的表现;
第二、半数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发热等感染的表现;
第三、约10%的患者会出现出血的表现,包括皮肤的瘀点、瘀斑、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、月经增多,严重者可以有颅脑消化道出血;
第四、部分患者会有淋巴结和肝脾的肿大。
急性白血病的症状常见的有四个:感染、贫血、出血、肿瘤浸润。 感染的症状表现为发热、咳嗽、咳痰、胸痛、腹痛、 腹泻、尿频、尿急、 尿痛、皮肤感染、 肛周感染等。 贫血则表现为头晕、 乏力、饮食差、 活动耐量下降。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主要是出血表现,可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、脏器出血,甚至是脑出血。 肿瘤侵润可表现为牙龈增生、皮肤的皮疹等肿物。